市場內(nèi)有家街坊餐廳,只做午市,由馬家三姊弟經(jīng)營。餐廳沒甚裝修,來的人多是魚市場員工,吃的是奶茶多士碟頭飯,但一到假日,你便會見到一圍一圍的生蠔宴輪流登場,這裏雖沒標明供應生蠔,但位處魚市場內(nèi),與過百檔生蠔批發(fā)為鄰,又怎會沒有生蠔供應呢,就連識食前局長葉澍堃也曾經(jīng)跟鄭大班到訪,之後成為熟客,撰文供諸同好。
基本上,你要吃甚麼,如何吃,撥個電話來,說明要求,定下每人消費限額,大都能為你實現(xiàn)。餐廳也不會把養(yǎng)魚當海魚欺騙你,如只想像局長那樣吃些蒸海魚、炒蟶子、薑蔥焗蟹等「普通」貨色,全無難度,但如需「特別照顧」,便得「有勢力」人士出手幫助了。至於何謂「有勢力」人士?所有食肆皆一樣,混熟之後便知道誰誰誰有本事「照顧」你了。
■在這裏吃飯,越有要求,越要金錢,吃生蠔的永恒定律。
■珍貴生蠔上場,當然第一時間拍拍拍,已成指定動作。
餐單——吃不到的秘密
(一)開邊蒸本地龍蝦
這次飯局焦點所在,本地龍蝦差不多絕跡市面,每天只捕獲幾隻,這裏共七十多隻已儲了好幾星期。開邊蒸,肉質(zhì)幼細,嫩滑鮮美,而且隻隻頂膏,有錢也未必吃到。
(二)清蒸海老鼠斑
直至當天飯局開始前一小時,才得知清蒸海上鮮的主角是老鼠斑,的確是珍品,魚肉鮮爽,嫩滑中帶香味,吃了幾口已知不是平凡易得之物,不用幾分鐘只剩魚骨一條。
(三)椒鹽鮑魚
用刀叉吃之,外邊炸得微脆而椒鹽也甚香口,內(nèi)裏肉質(zhì)軟熟,鮮甜彈牙也微糯口,當然是非常好吃。
(四)蒜茸蛋白蒸蟹
用的是蛋白蒸,膏豐肉鮮,墊底的蛋白更美味,嫩滑之餘又滲入了蟹味,蒜味不搶,反而提高了鮮味。
(五)生蠔老火湯
這可不是普通滾湯,而是老火魚湯。材料是朝早在魚市場找來的新鮮小魚,再加入沙參、玉竹、紅棗、淮山、豬骨,在大湯煲內(nèi)熬六小時就成鮮、甜、濃俱全的魚湯。
(六)蒸海鹹鮮
所謂的鹹鮮,就是漁家把一些不值錢的魚,如青根、石剎、環(huán)雜等,以鹽醃一夜,這是臺山仔漁民特色。是日來的全都是超大碼的,肉嫩而鮮味濃郁。
矜貴生蠔特派專員
多年前他為尋好魚,經(jīng)常流連臺山一帶,與魚檔混熟,得嚐海中奇珍,甚至登上捕魚船出海,即捕即吃,感受100%生蠔滋味。他廣交「蠔王」朋友,得「有勢力」人士出手幫忙,各種生蠔差不多有求必應。為與眾同樂,他又不定期舉行生蠔飯局,規(guī)模不算大,四至六圍,惟每次消息一出即迅速爆滿,渴求一席者眾。在臺山洲兩岸不知留下多少魚骨的 KC,給大家寫來一篇「食之感言」:
談起臺山美食不得不提一味生蠔,一尾蒸海魚,一盤白灼生蠔再加幾隻鹽焗膏蟹,絕對令幾多老饕涎沬垂盡。以為人們吃生蠔會去鯉魚門及南丫島,還有西貢、流浮山及布袋澳,但我卻認為吃生蠔不得不來臺山。道理簡單,在這裏上岸的生蠔佔了七成多的供應,就是看看那臺山避風塘全年也有漁船停泊的,吃生蠔不來這裏去哪裏?
想吃得便宜一點,可以往鴨脷洲市政街市,在樓下的生蠔檔又或是海邊的泥鯭艇選好生蠔,再送上二樓的熟食店去烹調(diào)……想吃得好一點的,可以去臺山仔大街這邊的魚市場餐廳,只要給店主一個心目中的預算,他就會做出好東西來給大家吃。除了別處不易吃得到的手釣海魚以外,清蒸鹹鮮、本地龍蝦都是這裏的招牌菜。